banner

如何避免二手物交易糾紛?最佳實務引導指南

適用對象:二手賣家、二手買家
精神核心:誠實揭露、理性溝通、信任循環

一、已發生交易糾紛

若您目前正處理交易糾紛,請參考〈該如何處理二手物交易糾紛?最佳實務引導指南〉

二、賣家:誠實揭露,是信任的開始

1. 上架前:檢查與準備

  • 整燙 & 檢查:
    • 整燙衣物、去除線頭,確保外觀整潔。
    • 檢視整體衣況:確認是否有污漬、破損、脫線、起球、褪色、縮水、變形等使用痕跡。特別檢查:領口、袖口、下擺、背面、標籤。
    • 確認鈕扣、拉鍊、綁帶功能是否正常。
  • 確認無異味:若有保存味或香氣,先通風1–2日或清洗後再寄。
  • 自然光拍攝:建議拍正面、背面、細節、瑕疵處、洗標照。
  • 標示尺寸與材質:平量尺寸是避免爭議的關鍵。

2. 上架時:文字描述誠實清晰

描述建議包含:
  • 尺寸:除了品牌尺寸外,可提供平量尺寸,以及適合穿著的身高/體重。
  • 物況:除了物況等級外,需盡可能標註污損及瑕疵處(污漬、破損、脫線、起球、褪色、縮水、變形等使用痕跡),並附上圖片。
  • 材質:標註材質,能讓買家更清楚是否有縮水疑慮,或者該如何照顧該衣服。例:「天然棉麻,洗後可能輕微縮水屬正常現象」。
範例描述模板:
🌿 此為二手衣物,已盡力檢查並拍攝主要狀況,但仍可能有細微線頭、微污或自然褪色,屬正常使用痕跡,不影響穿著。完美主義者請斟酌購買。

3. 出貨前:務必再次檢查

  • 出貨前複檢:出貨前請再次確認物況,若發現先前未揭露的瑕疵或使用痕跡,請立即聯絡買家並說明。

三、物況/使用痕跡判定標準

層級說明實例處理建議
全新附吊牌 / 全新無吊牌未使用、未下水,於家中保管存放① 全新未開封商品
② 未使用且附吊牌商品
③ 未使用、未下水但已拆吊牌的商品
賣家於上架及出貨前應再次檢查物品狀況。即便是全新購入未開封商品,若買家收貨時發現有先前未揭露的瑕疵,賣家將負責處理。
二手,狀況良好幾乎全新使用過或下水過,且賣家目視衣況良好,幾乎看不到瑕疵或使用痕跡強烈建議物況真的到媲美完全未使用的狀況時,才選擇此選項。賣家於上架及出貨前應再次檢查物品狀況,若買家收貨時發現有先前未揭露的瑕疵,賣家將負責處理
二手,自然使用痕跡不影響外觀與使用少量線頭、微小不明顯污點(<0.3cm)、輕微褪色、輕度起毛球屬於二手衣自然狀況,不構成瑕疵
二手,明顯使用痕跡肉眼可見明顯的使用痕跡明顯起球、褪色、縮水賣家應盡力拍照或文字揭示物況

四、二手物瑕疵標註

以下整理常見的二手瑕疵類型,以及建議處理的方法:

類別狀況說明建議處理建議標註文字
線頭/輕微脫線縫線未收乾淨剪除或拍照揭露「下擺有少許線頭,如圖」
微小污點面積小於0.5cm清洗或揭露「近看有微小污點,不影響穿著」
明顯污漬>1cm、顏色明顯誠實揭露並調低售價「正面有污漬,如圖」
褪色/泛黃局部顏色不均拍照揭露「領口略黃/色澤略淡,如圖」
起毛球/磨損表面磨損可先去球處理「布面有使用感、輕微起毛球,如圖」
破洞/鉤紗結構性損壞拍照揭露或修補「袖口有修補痕,如圖」
縮水/變形洗後長短改變若影響版型則揭露「洗後略縮,附上平量尺寸供參考」
鬆弛/彈性疲乏褲頭、袖口鬆垮標實量尺寸「腰圍彈性略鬆,附上平量尺寸供參考」
有氣味柔軟精香氣/保存味若明顯揭露或通風「有淡淡柔軟精香氣」
收納摺痕長期折放產生整燙後上架「有保存摺痕,可整燙恢復,如圖」
印花龜裂/脫膠老化現象誠實揭露「印花略有龜裂,非污漬,如圖」
標籤模糊/剪標洗標磨損或剪除說明品牌、尺寸「已剪標,實際為 90cm」
內裡破損外觀完好、內層破誠實揭露「內裡有破損如圖,不影響穿著」
修補痕跡曾縫補拍照揭露「有修補痕跡,如圖」

五、買家:理性看待,細心檢查

1. 下單前:多確認、少誤會

  • 對尺寸、顏色、衣況或購入來源有疑問時,請先詢問賣家。
  • 若為天然纖維(棉、麻、羊毛等),應預期輕微縮水、色差為正常現象。若不放心,可請賣家提供平量尺寸或更多實拍。
  • 若賣家已揭露「保存味/香氣」,購買即表示接受。

2. 收到後:立即檢查與記錄

六、結語:讓信任循環,讓美好延續

不完美的衣物,也能成就完美的循環。
只要誠實揭露物況,每一件物品都能找到合適的場景,再次發光發熱。

小旭市集上的每一次買賣,都依靠著——賣家的誠實揭露,作為信任的起點;
買家的理性溝通,作為信任的延續。

願我們在彼此的理解與支持之下,讓二手交易的循環,不僅延續物的生命,也延續愛與對環境的溫柔善意。 🌿


賣家指南

    [小旭市集] 如何避免二手物交易糾紛?最佳實務引導指南